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7月11日晚间发布公告,集中带量采购骨科脊柱类医用耗材,采购周期为3年,自中选结果实际执行日起计算。这是继冠脉支架、人工关节集采后,正式启动的第三批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骨科脊柱类集中带量采购。
公告显示,联合采购办公室将根据手术类型、手术部位、入路方式等,对颈椎前路钉板、颈椎后路钉棒、胸腰椎后路微创钉棒等14个产品系统类别进行集采。联盟地区2021年有使用脊柱类医用耗材的公立医疗机构(含军队医疗机构)均应参加。医保定点社会办医疗机构在承诺遵守本次集采规定的前提下,按所在省(区、市)的相关规定自愿参加。
骨科耗材集采酝酿已久
《“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中提到,到2025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和省级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品种达5类以上。
今年,国家相关部门已多次对第三批国采进行强调:1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提出逐步扩大高值医用耗材集采覆盖面,对群众关注的骨科耗材、药物球囊、种植牙等分别在国家和省级层面开展集采;1月14日,全国医疗保障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要求扎实开展脊柱高值医用耗材集采,推动地方积极开展药耗集采,提升医药价格治理能力,进一步压缩带金销售空间;2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国家医疗保障局副局长陈金甫提到,今年进一步延伸到脊柱类耗材,骨科耗材基本上达到主体覆盖。
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已经开展了两批高值耗材国家集采。2020年,开展了冠脉支架的集采,支架价格从均价1.3万元左右下降至700元左右,医疗机构临床常用的主流产品基本中选,覆盖医疗机构意向采购量的70%以上。与2019年相比,相同企业的相同产品平均降价93%,国内产品平均降价92%,进口产品平均降价95%。2021年,开展了人工关节的集采,共有48家企业参与本次集采,最终44家中选,中选率92%。人工髋关节平均价格从3.5万元下降至约7000元,人工膝关节平均价格从3.2万元下降至约5000元,不仅实现了人工关节费用的大幅下降,而且为其在医用耗材目录准入、定价及支付提供了依据,将促进“技耗分离”政策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