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关爱您和家人健康
马有度教授从医多年,总结了养生“四字经”,即“四有、四贵、四童、四乐、四善”。马烈光教授和马有度教授就此话题展开了风趣的对话,希望大家能对养生保健的认识更加全面和科学!
马烈光教授
马教授好,2009年您在《奇妙中医药》中提出了养生“四有”的概念,请具体阐述一下。
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在维多利亚宣言中提出了健康四大基石,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经过多年的推广和宣传,这一说法已广为人知,而中华养生之道源远流长,却知之者少。对照西方健康四大基石,我总结了“中华养生保健四大基石”,简单来说,就是养生“四有”,即心胸有量、动静有度、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中医养生不仅重养形,更重养神,所以我把“心胸有量”排在首位。《黄帝内经》的“恬淡虚无”似偏消极,“心胸有量”则是倡导人们要有豁达开朗、宽怀包容、海纳百川的心态。
西方健康四大基石,只讲“适量运动”,忽略了“适当静养”,因此我提出“动静有度”,强调养生保健要动静结合,而且贵在适度。
健康四大基石的“戒烟限酒”则被我融合到了“饮食有节”中。“饮食有节”的“节”,首先就是量的节制。第二就是调节饮食,合理安排。很多人早餐不吃,午餐少吃,晚餐大吃,夜宵乱吃。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还应做到谷肉果菜的合理搭配。
最后,我照录了《黄帝内经》提出的“起居有常”,强调生活起居要有规律,这对很多黑白颠倒的现代人来说尤为重要,也弥补了西方“健康四大基石”对生活规律这一重要养生之道的缺失。
马有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