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瑞医疗(300760)正以加速度的创新能力,推动中国医疗器械在全球舞台闯出一条先锋之路。
这种加速度体现在规模上——2020年到2022年,迈瑞医疗从全球医疗器械公司第36位跃升到27位,2023年收入和净利润持续保持双位数增长。
更体现在头部效应上。过去几年,迈瑞医疗三大业务领域产品在海内外全新高端客户群的突破上显著加速。在2023年Newsweek(美国新闻周刊)评选的全球TOP 100家医院中,迈瑞已覆盖80家。这足以证明其已具备与国际一线医疗器械企业在全球市场同台竞技的能力。
登高而望远,站在新高度的迈瑞,唯有以创新之翼继续乘风破浪,才能翱翔于全球医疗器械之巅。正如迈瑞医疗董事长李西廷在致股东信中所说:“医疗领域‘中国智造’迈上国际舞台的窗口已在眼前,迈瑞将基于当前的积累与优势,当仁不让地担当起开拓者责任,引领中国医疗器械产业数智化转型,开启下一个时代。”
医疗器械迎来大规模更新潮
3月13日,国务院正式发布《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到2027年,工业、农业、建筑、交通、教育、文旅、医疗等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
国内医疗设备正是上述以旧换新方案的重要内容。《方案》指出,加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推进医疗卫生机构装备和信息化设施迭代升级,鼓励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加快医学影像、放射治疗、远程诊疗、手术机器人等医疗装备更新改造。推动医疗机构病房改造提升,补齐病房环境与设施短板。
据招商银行研究院统计,目前我国医学影像设备人均保有量还很低,有巨大的增长潜力。业内初步估算,随着高质量发展的深入推进,设备更新的需求会不断扩大,将释放5万亿元以上的巨大市场。
5月6日,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印发《关于加强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的通知。意见提出,到2027年末,全国重症医学床位达到18张/10万人,可转换重症医学床位达到12张/10万人,重症医学医疗服务资源有效扩容,区域布局更加均衡,专科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在多项政策叠加的东风下,国产医疗器械迎来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迈瑞医疗表示,时至今日,中国医疗器械的发展仍远未触及行业天花板,未来长期仍有巨大的增长空间,这背后主要有三个驱动因素,分别是医疗需求、国家政策、国产崛起。
首先,从医疗需求来看,受制于优质医疗资源匮乏和分配不均等原因,国内仍有大量的诊疗需求没有被满足,更不用说人口老龄化还在不断加快,医疗补短板迫在眉睫。其次,国家在政策制定上对医疗器械行业十分重视,过去几年的医疗新基建带来了行业的巨大扩容,集采、DRG、医疗行业整顿也都在推动行业往健康的方向发展,近期国家又推出了包括医疗设备在内的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这些都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动能。
站上新高度的迈瑞,更能清晰地研判自身的价值和广阔前景。
迈瑞医疗表示,虽然现在进口品牌占据国内医疗器械高端市场的比重仍然很大,但国产龙头品牌已经逐步具备了和进口品牌一较高下的技术创新能力,未来甚至能逐渐走到技术引领的阶段,这对于医院、医保控费降本都至关重要。因此,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在国内市场未来仍大有机会,同时行业集中度的提升速度也将不断加快。
据统计,迈瑞已布局的业务对应国内的可及市场空间超过1000亿元,而公司在2023年的国内收入约为214亿元,对应的市场占有率仅20%,远低于部分成熟业务的水平。其中体外诊断业务的市场占有率仅10%~15%,而微创外科的市场占有率甚至仅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