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4日,美国白宫宣布,将针对中国部分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性产业大幅提高进口关税。这些产业包括半导体、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光伏产品、关键性矿物、钢铝和医疗器械等。
在医疗器械产品中,包括注射器和针头、呼吸器和口罩、BER医疗和外科手套在内的生产商们可能面临大幅上调的新关税。具体而言,该公告称,2024年,注射器和针头产品的关税税率将从0%提高到50%;包括某些呼吸机和口罩在内的个人防护装备(PPE)关税税率将从0-7.5%提高到25%。到2026年,橡胶BER医疗和外科手套的关税将从7.5%提高到25%。
这其中,大部分产品属于低值耗材,口罩、医用手套等还是新冠疫情期间出口额猛增的产品。就主要涉及的国内厂商而言,包括注射器行业龙头包括采纳股份、康德莱、五洲医疗;口罩生产商稳健医疗、奥美医疗、振德医疗等;以及手套行业“三巨头”英科医疗、蓝帆医疗、中红医疗。
具体而言,注射器行业中,2023年,采纳股份外销收入3.81亿元,同比下滑13.24%,占总营收的92.71%;毛利率40.64%,与2022年持平,且远高于内销16.51%的毛利率水平。
2023年年报显示,采纳股份销往欧美地区的产品主要包括一次性使用无菌注射器、营养喂食注射器、麻醉注射器、胰岛素注射器等常规产品以及安全胰岛素注射器、安全采血/输液针、安全注射针等产品。
公司同样在年报中提示,美国是全球主要的注射穿刺医疗器材进口国,近三年公司出口美国市场的销售收入占比较高。若今后中美贸易摩擦再次升级,美国扩大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产品的范围,可能会涉及注射穿刺产品,美国客户有可能要求公司适度降价以转嫁成本,会导致公司来自美国客户的销售收入和盈利水平下降,从而对公司经营业绩构成不利影响。
2023年,五洲医疗注射器、医用穿刺针营收则分别为2.19亿元、1.55亿元,分别同比下降4.04%、18.37%,分别占公司总营收的41.01%、29.09%。分地区看,五洲医疗境外收入高达97%。2021年,公司出口美洲产品占营业收入约32%。
康德莱对美国市场的销售收入则在近几年呈下降趋势,2021年至2023年分别为2.67亿元、2.60亿元、1.59亿元,分别占营业收入的8.61%、8.35%、6.47%。
5月15日,采纳股份方面向界面新闻表示,已经关注到前述信息,公司外销的交付方式基本上都是FOB(FreeOnBoard,装运港船上交货),目前尚未接到客户的反馈,无法预计影响,后续可以关注公司公告。
康德莱方面则表示,前述政策还未尘埃落定,公司正在持续关注此事,政策有定论后可能会与客户沟通,目前也无客户反馈。
对于关税可能发生变化的事件,手套供应商中,蓝帆医疗回复界面新闻记者时表示,目前,公司在美国的业务依然稳步开展,两个主打产品正在疫情后的市场中逐步恢复,展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就目前而言,美国拟对医疗产品加关税的政策调整对公司的业务并未产生直接影响。
蓝帆医疗还表示,实际上,出口美国的手套销售收入仅占公司手套总体收入的四成。公司PVC手套多于丁腈手套,PVC手套目前暂不受关税影响,判断未来影响相较可控。
为了应对未来可能的市场变化,蓝帆医疗已经提前进行了预判,并调整了经营策略,开拓美国之外的市场。目前来看,该政策预计在2026年执行,尚有两年的时间,其具体实施和影响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另外,在英科医疗的年报中,公司已经披露了近期国际关税方面的变化。企业表示,美国关税对于一次性丁腈手套的豁免已经到期,已经于2021年12月1日开始重新加征,对于一次性医疗级丁腈手套加征7.5%关税,一次性工业级丁腈手套加征25%关税,一次性PVC手套不征收关税。另外,今年4月起,日本针对PVC恢复关税,关税税率根据RECP协定为3.1%。
对于“增税”事件,隆众资讯发布观点表示,在2017-2023年期间,随着美国301关税的逐步落地执行,中国出口至美国的橡胶医用和外科手套占比已逐步下降,截至2023年,出口占比下降至38.33%。此次301关税提高加征关税率,将直接影响到国内橡胶医用和外科手套的生产与销售。若是后市美国301加关税计划确定落地执行的话,国内医用手套生产企业必然受影响,不排除更多的手套订单转回至马来西亚、越南等地区。
不过,隆众资讯提出,国内手套企业可以积极降本增效,同时寻求其它出口市场,以降低关税对自身企业经营的影响,预计后期中国出口至美国的橡胶医用和外科手套占比会延续下降趋势。近几年也不少国内手套生产企业,陆续到国外投资建设新的手套生产线,以降低美国301关税对自身产品的影响。
现阶段,从境内外营收来看,无论是蓝帆医疗、英科医疗还是中红医疗,境外业务占比依旧很高。这也提示了这些公司实际还是面临一定的经营风险。
2023年,蓝帆医疗的境内外业务创收6.89亿元、42.38亿元,占比约13.99%、86.01%。和2022年相比,蓝帆医疗的境外业务占比已经有所下降。英科医疗方面,2023年,该公司的境内外收入分别达到9.17亿元、60亿元,占比13.26%、86.74%。
另一家上市公司中红医疗在2023年的内销、外销业务分别为4.39亿元、16.66亿元,占比20.86%、79.14%。三家公司之中,中红医疗是目前外销业务占比下滑最迅速的公司。在2022年,该公司的内销、外销还达到6.62%、93.38%。
此外,无论是英科医疗、蓝帆医疗还是中红医疗,现阶段还存在业绩脱离疫情红利后的增长困境。这些目前依旧在等待行业产能过剩的出清。
口罩供应商稳健医疗和奥美医疗、振德医疗同样在新冠疫情前后经历了业绩的大起大落。2023年,稳健医疗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80亿亿元、5.80亿元,同比下降27.89%、64.84%。其中,包括口罩、防护服等产品在内的感染防护产品营收9.12亿元,同比下降80.73%,在总营收中的占比降至11.15%。
不过,年报显示,2023年医用耗材业务上,在国际环境多面冲击下,稳健医疗海外渠道营收达14.5亿元,同比增长15.4%,占医疗板块收入比重37.5%。